比特币到区块链的演化逻辑是怎样的
比特币不是区块链,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区块链则是分布式记账系统,然而,目前为止,比特币却是区块链应用最为成功的案例。要真正理解区块链,还须从比特币到区块链的演化逻辑讲起。
从比特币到区块链
理解比特币诞生和区块链技术兴起的背后逻辑,需要回顾货币的发展历史。最初,原始社会的交易是通过以物易物来达成,但是实体交易物的双方需求并不经常匹配,且具体交换价值无法统一估量;随后,发展出了以某一实物(如金银)作为固定衡量交换价值的单位,充当交换媒介,但是存在笨重、不易运输、耗损快等缺点;近代,演化出了由国家统一发行的纸质货币为媒介的现代金融体系,纸质货币易于携带、制作成本低廉,且有各国政府为其背书,因而民众对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充分信任。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由银行作为第三方进行货币流通与交易的记账机构,确保了由第三方支撑的货币信用体系的安全运行。然而,随着各国金融体系关联度的提高,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货币信用与价值跌宕起伏,对货币的信任遭受强大冲击。
比特币迎来了时机。比特币是什么?首先,它是一种可以流通的、通用的电子货币。其次,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不是由某政府或第三方机构自主发行;总量恒定在2100万枚;所有交易都记载在公开透明的公共账本中。可以看出,比特币是能够树立良好的货币信用、确保价值体系稳定的一种电子货币。
追溯比特币起源与演进历程,它并非突然出现。1982年David Chaum提出不可追踪的密码学网络支付系统;1998年Nick Szabo提出工作量证明机制;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发表;2009年1月3日,首个比特币被挖出。历史演化的逻辑证明了比特币诞生存在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现代金融和货币交易体系的缺陷,如第三方中心化、信用问题等,促使人们对“上帝”货币的憧憬;二是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区块链技术,为比特币的流通提供了关键支撑。
区块链是“区块”+“链”,以区块为单位的链状数据块结构,合成一个整体便是人们熟知的“分布式账本”,是一种利用几个关键算法形成的去中心化的“公共记账系统”。在这样一个记账系统中,所有的交易、记录和数据存储都具有公开透明、保护隐私、不可篡改等优质特点,从而能够为任何数字资产或有价值的信息提供比现有中心化结构(第三方中心)更为可靠的存在性证明,以及能够为各种形式的实物资产的登记、转移与所有权证明保驾护航。恰恰因为比特币的热潮,从而使得区块链广为人知并备受业界青睐。其在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方面拥有卓越表现,极大地冲击了现代商业模式和信用体系。比特币和其他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资产的基本价值都非常有限,但比特币在短期内将依然可行。
区块链技术变革两类成本从经济学原理角度看,区块链技术对现代商业交易、尤其是金融交易的信息记录有着深远影响,表现为对两个关键成本的影响:一是影响获取信任的成本,包括重要的信息认证成本,是在没有传统第三方中心下涉及识别、确认每一位交易者准确信息的能力;二是影响包括结网、织网和补网在内的一系列成本,是关于在没有传统第三方中心下自发组织和有效运营市场的能力,具体如下。
一是降低信任模式与认证成本。区块链本质上是期望通过分布式的方法来建立可信的机制,企图通过这样一种机制的建立,重新建立社会信任关系,从传统的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模式转化为对机器的信任模式。区块链技术允许用户不需要在第三方平台或中心的控制下,即可进行可信、可溯源的交易,使得各种交易模式和情景下的信息认证成本接近于0,从而达到对认证成本的降低。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第三方中心的支付系统中,第三方中心可以也唯独它可以收集交易数据并形成稳固的市场势力,这在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比特币交易中却是不存在的,无中心市场的低门槛进入条件及其与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将能够确保更高水平的市场竞争。
二是降低结网—织网—补网成本。结网成本的降低允许平台、网络进行低成本却有效的扩张,织网成本的降低使得平台和网络可以有效构成一个在安全、价值维持与信任基础上促进用户扩张,继而再促进安全、价值与信任更加稳固的正向反馈系统,而补网则更多在于对规则和技术等现有漏洞的补充等。因此,第二类成本的降低本质上包含了一个结网—织网—补网的时间线,但这个连接用户的网构成后,其他新加入者就简单地变为入网,此时更加不包含任何成本。区块链技术通过从结网到补网一系列成本的降低,对在位大企业存储的知识结构和资本结构进行破坏性的摧毁,为新进入者提供几乎具有独占优势的商业机会,从而对现代商业模式中固存的价值创造结构和捕获模式产生冲击,形成新的业态。
区块链对一些传统经济理论形成冲击区块链技术下的商业模式所呈现的现实情形与技术条件,对一些传统经济学理论形成一定冲击。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