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币圈知识星球的荒芜看区块链项目融资模式的缺陷
摘要: 无论是币圈收费社群、还是区块链融资模式,目前都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
对于混币圈的人来说,知识星球实在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应用。在社群里,人们经常会看见某“大佬”没头没脑地扔一张二维码:“想要获得超额收益吗?来吧,进我的群,来我的群/知识星球,保证为你们打开一扇新的财富之门。”
然而遗憾的是,当很多朋友真的掏了真金白银之后,很多时候“大佬”就再也不在群里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了,只留下群友们互相扯淡,鉴于币圈绕来绕去就那么点人,所以经常会“他群遇故知”,而知识星球就更惨了,星主不发言,社区成员们连在评论区下面互相聊天的机会也没有,当真是“知识星球里没知识”,就跟“夫妻肺片里没夫妻,老婆饼里没老婆”一个套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具体来看,原因有二,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从它的第一个原因——也就是行业制度问题、来以小见大,进而对区块链行业的现状做一个窥探。
不知道读者朋友没有意识到:像知识星球这种平台,是存在着重大的制度缺陷的:当用户把钱给了星球的创始人之后,对方的全部收益就到手了,不管分享得多还是分享得少,钱就是那么多,那为什么还要在收益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去抬高自己的成本呢?事实上,这也是笔者一直没有做收费社群的原因,在个人看来,什么样的知识分享制度是最合理的?当然是回答一个问题给一点钱。只有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币圈星球的创建者们才会坚持不懈的为社区成员们解决困难。
但是,遗憾的是,前两年比较火爆的、“答个问题给点钱”模式的各种问答平台(比如说“分答”)由于一系列原因,目前已经关闭了,只留下像知识星球这种一次性付清所有费用的社区,这直接导致了市场上相当多的区块链收费社群几乎都没什么营养,因为这些应用的利益分配制度,使得群主们没有后续的动力去运营这些社区。
币圈知识星球的这种运营模式,其实特别像区块链行业独有的、“一步到位”的融资模式。而这两者面临的困境也非常相似:在经历了一两年的发展之后,我们现在基本可以断定:币圈现有的诸多融资方法,并不能以较高的成功率孕育出靠谱的项目、进而让投资人与创业者实现双赢。
不可否认,在这两年的“币圈投资雨”中,确实诞生了一些不错的产品,但与外界砸进到这个领域中的资金体量相比完全不相称。而其衰败的首要原因,与币圈收费社群的凋零如出一辙——人性。
在这里,我们可以拿很多人看不上的传统融资模式做个对比:在互联网领域,当创业者融到天使轮融资之后,必须为了接下来的AB轮融资继续拼命,因为天使轮那点钱根本就不够尽情潇洒的。在此之后,还得为了CD轮融资努力,直到拼到IPO,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自由。其实就跟“分答”的制度很相似:你不干活,就拿不到酬劳。
而在区块链行业中,创业者把ABCDEF、甚至可能相当于IPO体量的资金都一次性拿到手了,简直是“感觉人生瞬间达到了巅峰”,那还有什么动力去努力做事呢?从这点来看,区块链行业特有的“一步到位”融资模式,真的就跟很多币圈人所建立的收费群和星球是一个套路。至于捡到靠谱项目的几率,也跟你进到靠谱收费社群/知识星球的几率有得一拼。
那么,如果说区块链现有的项目融资方法不靠谱的话,那什么样的模式才是理想的?
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知识星球其实是一样的:在确保投融资权适当下沉的前提下,实行“分阶段募资”的制度。但问题在于,和付费知识领域只有“知识星球”这样不合理的平台相似,目前的主流交易所,也只有“一次性融足资”的渠道,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交易所方面主观的懒政与懈怠之外,跟区块链创业项目评价标准的缺位等客观因素也是有直接关系。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想让人们在主观方面意识到分阶段融资的必要性、以及在客观上形成区块链项目的评价标准,还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而在这段空窗期的“丛林时代”,整个行业、以及漩涡当中的从业者们,可能都会付出超乎想象的代价,但这却又是十分必要的,就好像你去年年初告诉人家:“就圈内这些项目,进行这样大规模的融资其实不靠谱。”那肯定会被行业群起攻之,只有当人们都被行情教做人之后,才能意识到投融资权全盘的去中心化有多么不现实,归根到底,嘴皮子经常是说服不了别人的,只有现实大棒的敲打才可以。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