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为什么央行数字货币会破坏比特币

2019-05-19 17:49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中央银行应该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以取代易受危机影响的银行系统,并关闭加密货币他的世界央行官员们已经开始

中央银行应该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以取代易受危机影响的银行系统,并关闭加密货币

为什么央行数字货币会破坏比特币

他的世界央行官员们已经开始讨论的想法央行货币数字(CBDCs),现在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董事总经理,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是对思想的利弊公开谈论。

此对话已过期。现金的使用越来越少,瑞典和中国等国家的现金几乎消失了。与此同时,数字支付系统 - 西方的PayPal,Venmo等; 支付宝和微信在中国; M-Pesa在肯尼亚; Paytm在印度 - 提供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的有吸引力的服务替代品。

大多数这些金融科技创新仍然与传统银行相关,而且它们都不依赖于加密货币或区块链。同样,如果CBDC发布,它们将与这些过度炒作的区块链技术无关。

尽管如此,星光熠熠的加密狂热分子已经抓住政策制定者对CBDC的考虑,证明即使是中央银行也需要区块链或加密来进入数字货币游戏。这是无稽之谈。如果有的话,CBDC可能会取代所有私人数字支付系统,无论它们是连接到传统的银行账户还是加密货币。

事实上,只有商业银行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的储备已经作为数字货币持有。这就是为什么央行在调解银行间支付和贷款交易方面如此高效和具有成本效益的原因。由于个人,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享有相同的访问权限,因此必须依靠有执照的商业银行来处理其交易。因此,银行存款是一种私人资金,用于非银行私人代理之间的交易。因此,即使是支付宝或Venmo等全数字系统也无法与银行系统分开运营。

通过允许任何个人通过中央银行进行交易,CBDC将颠覆这种安排,减少对现金,传统银行账户甚至数字支付服务的需求。更好的是,CBDC不必依赖公共的“免许可”,“无信任”的分布式分类账,如支持加密货币的分类账。毕竟,中央银行已经拥有一个集中许可的私人非分布式分类账,可以安全无缝地促进支付和交易。在他或她的正确思想中,没有一个中央银行家会根据区块链换掉那个音响系统。

如果要发行CBDC,它将立即取代加密货币,这些加密货币不具有可扩展性,廉价,安全或实际分散。爱好者会争辩说,加密货币对那些希望保持匿名的人仍然具有吸引力。但是,就像今天的私人银行存款一样,CBDC交易也可以匿名进行,必要时只能向执法机关或监管机构提供账户持有人信息,就像私人银行已经发生的那样。此外,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实际上并不是匿名的,因为使用加密钱包的个人和组织仍然留下了数字足迹。合法地想要跟踪罪犯和恐怖分子的当局将很快打击创建具有完全隐私的加密货币的企图。

如果CBDC会挤出毫无价值的加密货币,他们应该受到欢迎。此外,通过将支付从私人银行转移到中央银行,基于CBDC的系统将是金融包容性的福音。数以百万计的无银行账户的人可以通过他们的手机获得近乎自由,高效的支付系统。

CBDC的主要问题在于它们会破坏当前的分数储备体系,通过这种体系,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出借超过流动性存款的方式来创造资金。银行需要存款才能做出贷款和投资决策。如果将所有私人银行存款转入CBDC,那么传统银行将需要成为“可贷资金中介机构”,借入长期资金来为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提供资金。

换句话说,部分储备银行系统将被主要由中央银行管理的狭义银行系统所取代。这相当于一场金融革命 - 而且会产生许多好处。中央银行可以更好地控制信贷泡沫,阻止银行挤兑,防止期限错配,以及规范私人银行的风险信贷/贷款决策。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决定走这条路,也许是因为这将导致私人银行业的彻底脱媒。另一种选择是中央银行向私人银行提供转入CBDC的存款。但如果政府实际上是银行唯一的存款人和资金提供者,那么国家干预其贷款决策的风险就会很明显。

就她而言,拉加德提倡第三种解决方案:中央银行与私人银行之间的公私合作关系。“个人可以持有与金融机构定期存款,但交易最终会在企业之间的数字货币安顿下来,”她说,最近在新加坡Fintech节。“类似于今天发生的事情,但是在一瞬间。”这种安排的优势在于支付“将是即时的,安全的,廉价的,并且可能是半匿名的”。此外,“中央银行将在支付方面保持稳固的基础”。

这是一个聪明的妥协,但一些纯粹主义者会争辩说它不会解决目前的部分准备金银行系统的问题。银行挤兑,期限错配以及由私人银行创造的资金推动的信贷泡沫仍然存在风险。而且仍然需要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支持,这本身就会产生道德风险。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监管和银行监管来管理,这不一定足以防止未来的银行业危机。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