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孪生城市 中国数谷的“原创”经验
“在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中,综合调配公共资源,形成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决策机制,能够使城市运营效益最大化、最优化。”5月7日,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上,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昊发表了“数字孪生城市的贵阳探索”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5G移动通讯、物联网等为代表的5大关键性技术将深刻影响未来城市,促成数字孪生城市的诞生,而数字孪生城市依赖于数字进行运营、决策,智能化无处不在。
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在经历了5年时间的探索、发展之后,贵阳市无论在政府治理、交通旅游还是物流、医疗方面,处处闪现着“智能化”的身影,在发展大数据、建设智慧城市上,贵阳市有着自己独特的“原创”经验。
数字孪生城市的贵阳理解
2002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格里弗斯(Dr. Michael Grieves)提出“数字孪生”的概念,后这一概念被美国航空业高度关注。以数字化手段,在虚拟信息空间构造出一个与物理实体相对应的虚拟世界的数字孪生,在制造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城市感知越来越无处不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界限逐渐模糊,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贵阳市自2013年提出大数据发展战略以来,在打造智慧城市上一直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取得不少成果,其中一个成果便是对于数字孪生城市探索的宝贵经验。这样的经验,既是徐昊在演讲中提到的对数字孪生的定义(即一个组织的数字孪生是指该组织的动态软件模型,它依赖于数据来了解状态,响应变化,改善运营和增加价值),也是贵阳市首创的块数据、主权区块链等理念。
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的演讲中,徐昊将大数据定义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总和的数字化描述。这样的定义将大数据从物质层外延到关系层,对传统大数据的定义作了有效补充,在这一定义下,贵阳市认为,数字孪生城市将是基于块数据理论架构下的新城市形态,即一座数据融合的共享之城、数字经济支撑的绿色之城、数据文化兴盛的文明之城、数据治理推动的安全之城、数据力驱动的孪生之城。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概念是贵阳市首创的主权区块链,这一概念认为主权区块链将主权国家的规制理念植入技术治理之中,全面创新现代治理模式,将催生出治理科技的兴起,对秩序互联网的打造有重要意义。
数字孪生城市的贵阳探索
顶层设计上,贵阳市提出了块数据、主权区块链等创新理念;实践方面,贵阳市则在政府治理、便民设施、营商环境等领域作出了自己的有效探索。
政务服务上,贵阳市开通以“六个一”(一张网、一朵云、一扇门、一个号、一支笔、一次成)为特色的政务服务应用体系——“一网通办”,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打通“数据孤岛”,贵阳市打造的“数据不搬家、数据不复写、数据管理机制不改变”数据共享开放体系,被国家发改委推荐为全国数据共享开放总体决方案典型案例之一。
便民服务上,贵阳市上线了集社保公积金查询、水电燃气缴费、长途汽车购票、预约挂号等众多服务的大数据民生工程“筑民生”APP,为群众提供185项政务服务事项的“掌上服务”;此外,贵阳市还搭建了贵州通、“智游贵阳”等公共服务平台,为民众提供便捷的移动支付、实时的移动资讯,让老百姓生活更加便利。
营商环境上,贵阳市以“万企融合”行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比如,贵州兴达兴高性能混凝土智能工厂、贵州航天电器精密电子元器件智能制造等4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贵州兴达兴建材全国首创“砼智造”平台及APP,实现各生产环节数据实时采集和共享应用,产品次品率降低60%,人工成本降低50%;“老干妈”通过建立大数据运营中心,对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营销、质量检测和监管等进行精准分析、精细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标准,目前已有20个品种的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下一步,贵阳市将从花果园超大型社区治理、数博大道等小型城市生态系统上打造数字孪生城市,以数据连接万物,以数字驱动城市决策,打造信息化、智慧化城市。
(数据观记者程远肖)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