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丨外币清算变局
要点
在当前全球反洗钱和制裁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外币清算“关户潮”可能仅是“寒流”的起点。
2017年4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吉林银行收到了其美元清算行——某国有大型银行纽约分行关于不再合作美元清算业务的通知,并限期2个月之内关闭账户。
吉林银行国际部总经理姜华向记者坦言,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随后,吉林银行试图找到这家大行总行进行积极沟通,希望能够保留账户,得到的答复是没有回旋余地。
美元清算账户的关闭让吉林银行措手不及,但这只是困境的开始。姜华告诉记者,吉林银行在境外的加元、澳元清算账户相继被关户,让其国际业务发展一度陷于被动局面,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这仅仅是国内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众多中小型银行遭遇外币清算账户“关户潮”的一个缩影。
外币清算业务格局
外币清算是指在办理国际结算和外币支付中,办理业务的银行在同一清算机构开设清算账户,清讫双方或多方的外币债务、债权资金的划转或结算行为。
外币清算是银行国际业务中最基本、最传统的一块业务,但也很容易被忽视。在很多人看来,外币清算不过是简单的外币汇款,这其实大大低估了外币清算的重要性。
银行外币清算包括美元、欧元、日元等不同币种,并区分为境外外币清算和境内外币清算。境外外币清算是银行由于自身或银行客户发生的跨境贸易、非贸易或投融资交易结算时,直接与境外银行之间进行的外币清算。通常来说,境外外币清算的规模和频率远大于境内外币清算。
境外代理行是国内银行境外外币清算的重要渠道。一般来说,代理行业务合作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一般代理行合作。此种关系建立后,双方可互发报文,委托代收单据,进行日常业务沟通转递。二是清算合作。开立清算账户,可进行代理资金清算。三是代理行授信,即根据对方资信情况,进行授信,进而开展资金交易、贸易融资等业务合作。
比如境内企业与境外客户采用美元结算时,最终要通过在纽约的外资银行或中资银行纽约分行开立的美元账户进行清算。摩根大通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大型外资银行拥有广泛的代理行业务渠道和丰富的业务经验,国内中小银行对其渠道有很高的依赖度。
除了外资清算行,大型中资银行在境外的分支机构也是国内中小银行的一项选择。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开设海外机构,并以一级清算行的身份加入当地清算系统,如美元的FEDWIRE(联邦储备通信系统)、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欧元的TARGET2(第二代泛欧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日元的BOJ-NET(日本银行金融网络系统)等,从而拥有了自有清算渠道。
大型中资银行由此可以在外币清算领域“两条腿走路”,一种方式是通过代理行,一种方式是通过自有渠道,既能为银行集团内部提供跨境清算,又能为国内其他银行提供代理服务。中国银行(601988)是老牌外币清算行,三十多年深耕境外市场,在CHIPS清算系统排名前十的银行中,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是唯一一家中资银行。近年来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等银行在境外外币清算业务的影响也在提升。
我国中小银行国际业务大多起步较晚、资产规模较小、国际知名度不高,因而国际业务需依托境外代理行。鉴于与境外外资银行存在文化差异和沟通障碍,而相对更便于沟通,清算效率也较高的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就成为不少中小银行外币清算的首选。
合规压力下的行业洗牌
近年来,全球洗钱和恐怖融资形势日趋复杂,反洗钱国际标准和欧美国家监管要求更加严格,多家国际大型银行因违反反洗钱及制裁政策被处以巨额罚款。为满足监管要求,国际银行合规成本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对合作客户的合规性审查也愈加严格。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内中小银行在境外的外币清算账户被大量关闭,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外资银行为满足合规监管要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比如配备与业务规模相匹配的专职合规人员,运用大量科技手段提高反洗钱筛查的准确度等。而内地很多中小银行法人治理结构较为复杂、反洗钱管理风险性高,有着天然的弱势。外资银行在中小银行对其带来的利润贡献率和大幅提升的合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关户是其业务重心梳理调整的必然选择。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