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马伯庸玄武湖聊“后湖”:深挖文献感受到“小人物”力量

2019-04-26 03:3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新华报业网讯:

马伯庸玄武湖聊“后湖”:深挖文献感受到“小人物”力量

  年初,被粉丝亲昵唤作“马亲王”的畅销书作家马伯庸出版新作《显微镜下的大明》,在微博、知乎等新媒体平台引发热潮。新书讲述了六个明代基层政治事件,其中,《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里的故事发生地,实为明代坐落于“后湖”(即今玄武湖)的“黄册库”。 4月20日,《显微镜下的大明》巡回分享会南京场举办,马伯庸来到玄武湖公园,和在场数百位书迷畅聊“后湖”的前世今生。

马伯庸玄武湖聊“后湖”:深挖文献感受到“小人物”力量

资料照片

  不同于马伯庸所著《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等热门小说,《显微镜下的大明》是一部历史纪实,他以“非虚构写作”这一创作方式,用忠于史实的文字还原史实。马伯庸坦言,“为了写这本书,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动笔前就花了大量时间聚焦方志史,而在研读过程中,也会源源不断地衍生出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举例说,“黄册库中收藏的是明代平民的户籍档案,涵盖从基层到中央全面的人口总数据。写这一章的主要参考书是《后湖志》,它不仅冷门难懂,而且涉及编制、储存、调阅、检索等种种档案管理实用方法,非常繁琐。要搞清这些问题,确保细节无误,别无选择,只能去阅读资料和论文。”通过大量积累史料,包括一系列地方志和公文档案,马伯庸最终将发生在明代基层的六个政治事件疏通前因后果,呈现出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

马伯庸玄武湖聊“后湖”:深挖文献感受到“小人物”力量

  一个以虚构为业的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非虚构的历史纪实?马伯庸表示,长久以来历史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都是高屋建瓴式的宏大叙事,很少有人关注历史中平民百姓的生死存亡,而他却在深挖史料文献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这些“小人物”的强大力量。“读小人物的故事,就会明白历史的重大变迁绝不是一蹴而成,而是由小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比如,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衰败的全过程,正是明代的基层统治从建立到垮掉的实录,而这一和王朝生命紧密相连的重大政策,它的兴与衰与当时每一位负责出徭役的甲户息息相关。因此,我希望写一本关于小人物的书,通过寻找细节,对个体的遭遇进行更多、更充分地解读,以此展现宏大历史更为真实可感的面貌。

  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的历史记录中,马伯庸看到了明代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无数个真实的细节,展现了朴实的百姓诉求和狡黠的民间智慧,构成了一幅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千百年来,普通人的生命际遇,蕴藏着历史真实的规律,来自底层的呐喊没有湮没于史册,而是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我认为,恰恰从历史的‘小处’才能真切地见到‘大’的意义。打比方说,就像是一台显微镜,通过检验一滴血,一个细胞的变化,来判断整个机体的健康程度,我们只有见过最基层的政治生态,才能明白历史中的风云变幻。”马伯庸说,要读懂真正的中国,必须重视小人物的作用。

  虽然马伯庸迫不及待地想和读者分享这些小人物的精彩故事,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阅读原始史料太过困难,仅是将古文译成白话,也难以引起阅读兴趣。因此,材料收集完毕后,马伯庸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转写”上。“我的职责,就是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把原始史料和诸多学者的成果转述给读者。”在读书分享会上,他坦言,将记录转述为故事的秘诀就在于用文学化的语言把读者“勾”住。

  明代黄册的《天下透明》一章,最初马伯庸很犯难,因为书中其余五章,都是从历史中常被忽视的小案件入手,展现出一整个盘根错节的复杂故事。而《后湖志》中记录的黄册库资料没有人也没有故事情节,几乎全是数据。如何才能让枯燥的数据好看好玩?马伯庸采用了设置悬疑,铺设场景,虚拟人物等手法。“在文中,我虚构了一位叫王叙的休宁县平民,通过想象他的家庭在洪武、永乐、正德年间报备户籍、缴纳税赋的情形,让读者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而并非一条条冰冷的数据。”在现场,马伯庸还风趣地解读道,黄册库的故事,其实就是明代的数据库管理与运维及区块链技术,“估计这样说,连程序员们也会接受。”

马伯庸玄武湖聊“后湖”:深挖文献感受到“小人物”力量

资料照片

  用心写书的“亲王”,获得书迷的青睐也是理所当然。分享会现场,一名“亲王粉”告诉记者,流量大V以如此学术的姿态去写一本历史科普著作是很难得的。“其实,写历史科普书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因为前期需要大量查证、研读资料,时间成本很高,即使写成了,也不像小说那样能够轻易变成大热IP。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亲王对这本书的质量是有很高要求的。从虚构性的小说创作到非虚构写作,我认为这是亲王的一次自我超越。”

  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马伯庸玄武湖聊“后湖”:深挖文献感受到“小人物”力量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