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解读上市险企的科技“密码” “保险+科技”正加速融合

2019-04-15 08:2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2018年年报于近期纷纷出炉后,上市险企在保费收入、资金运用收益等方面的表现引发了业界的关注与讨论。与此同时

  2018年年报于近期纷纷出炉后,上市险企在保费收入、资金运用收益等方面的表现引发了业界的关注与讨论。与此同时,在“保险+科技”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科技实力正在逐渐成为衡量保险公司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上市险企在科技领域的动向也成为解读上市险企年度表现时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科技亮点频现

  “科技”一词在各家上市险企年报中的出镜率着实不低。

  中国人寿在年报中表示,2018年,在智能服务方面,中国人寿建成大数据、实时计算、智能语音、人脸识别、深度学习五大人工智能平台,将智能技术融入各个经营环节。其中包括推出异地电子签名,打破时空限制快速完成投保;构建智能理算引擎,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作业;推出智能电子快捷支付,提供实时到账的个人资金服务;运用智能语音技术,替代人工作业,极大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人工运营成本,并在13个重点城市“上岗”智能机器人,实现柜面自动问答与智能引导;建立重疾险风险评估人工智能模型,精准识别关键风险,有效提升风控效能等。

  中国太保在科技运用方面也实现多点开花。过去一年,中国太保积极推动数字化应用创新,人工智能保险顾问“阿尔法保险”访问量已突破650万人次;基于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技术,“灵犀”系列机器人可实现多场景保险服务;“太好保”可针对司机不安全驾驶行为进行实时预警和有效管控,不仅成为了帮助客户“科技减损”的智能风控平台,也有效提升了公司团车业务品质管理水平。

  新华保险也在年报中表示,在新技术应用上,微信投保、人工智能问答机器人、智能微信回访、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新技术上线后得到迅速推广,客户服务效率和客户服务体验得到较好改善。

  聚焦科技赋能

  作为国内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拥有科技基因的众安保险,也是观察业界保险科技发展的重要窗口。

  数据显示,2018年,众安保险的研发投入达8.52亿元,占其总保费收入的7.6%。科技赋能也极大优化了保险业务的各个流程。众安保险透露,智能核保及自动化流程帮助其承保及理赔的自动化率分别达到99%和95%以上;目前,众安保险在线客服的人工智能使用率已经达到70%,在线服务人力同比下降63.7%,并且2018年下半年通过客服智能质检系统的上线,进一步提升了客服质检效率;此外,商保智能平台也已应用于健康生态,连接医院数量超过800家,通过用户授权,实现医疗数据在线直连,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理赔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风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积极用科技打造创新业务模式的同时,众安保险也把目光对准保险科技在国内外市场的技术输出。据众安保险透露,2018年,众安保险签约客户数量超过300家,科技输出的营业收入达到1.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70万元。众安保险还在去年实现了科技海外输出的第一步。去年9月,众安保险与日本财产保险公司签订协议,向后者输出保险科技解决方案,帮助其实现数字化转型。此外,众安保险还与东南亚的一家O2O平台成立合资公司,为该平台和东南亚用户提供各类定制化的保险产品

  在谈及对2019年的发展展望时,众安保险在年报中表示,将继续坚持“保险+科技”的双引擎战略,其中就包括成立数据智能中心,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保险业务的支持。具体而言,众安保险将加大数据挖掘的投入和保险全流程的场景应用,例如,在产品研发与定价环节,通过大数据来实现车险领域“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

  助力打造业务生态圈

  在保险科技方面,中国平安可谓科技实力领先。在“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发明专利排行榜”中,中国平安排名第一。中国平安在年报中透露,截至2018年12月末,其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9021项,累计达12051项,其中PCT及境外专利申请数累计3397项,科技成果全面覆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等核心技术领域。

  在中国平安推动“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正在与保险业务发生令人欣喜的化学反应。中国平安在年报中表示,在车险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数突破5500万人,绑车用户数突破3400万人,其中约2600万名绑车用户同时是平安产险的车险客户;在财产险方面,平安产险鹰眼系统通过“线上+线下”的风控体系,在2018年为超1.2万户企业客户提供防灾防损服务,为40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提供风险监理服务,启动13次重大灾害预警与防控行动,发送预警信息55万条次,降低了承保风险,推动了业务发展。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