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真正数字化转型的,只有0.1%

2019-04-15 05:56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但因传统供应链是串联的,有供应商,有核心企业,供应链也非常长,从供应商到用户会有很多的节点,很容易造成

传统供应链面临挑战

1.需求的快速变化与不确定性

供应链做的事情就是需求跟供应。

这种需求和供应也分两种,一种to B,一种to C。to B是面对企业,To C是面对消费者。在这两个情况里,都有需求变化,都有不确定性。

比如to B的需求变化。

过去企业产品多以硬件为主,现在很多企业在慢慢转向软件。哪怕有硬件,也不是以销售硬件为主。

思科以前做路由器、交换机等大型产品,都是按硬件卖的,现在越来越多的硬件设备或租或送,他们只是按月按软件使用收费,这种产品架构的变化对传统供应链就产生了很大挑战。

2.供应链的预测与响应能力

过去交货是送出去就行,送的越早越好。

现在的收货时间,我们都叫JUST IN TIME。也就是在一个时间段,东西必须送到。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

这就在考验供应链的反应能力,考验供应链的柔性有多大。这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企业成本与风险控制能力

对新零售企业来说,成本最大的地方是什么?物流。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最高。

真正数字化转型的,只有0.1%

此外,还有风险控制能力。三星为什么突然从中国消失,电池爆炸事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何控制这种风险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全球化的外部协作能力

对于传统工业来说,全球化协作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什么是数字化供应链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制造业。

中国曾经是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制造工厂,为什么中国能够在传统经济里拔得头筹,成为世界性工厂?就是因为中国有劳动力红利。

劳动力红利不单单是工人,还包括我们的技术人员,我们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这方面,很多国家不能跟我们相比。

真正数字化转型的,只有0.1%

数字经济是伴随工业4.0出现的,它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必须要有数字。第二,必须要有网络。第三,要智能。这三点不可缺少。

数字经济红利是数字消费者红利。

世界上有38.9亿网民,中国就有7.51亿网民,这些网民中有7.24亿都使用手机。

为什么中国的数字经济一定会超过美国,因为美国没有这么多数字消费者。

美国的数字消费者一般都在东部西部等一些大城市,广大地区根本就没有这种所谓的数字消费者,所以他们的数字消费者红利有限,数字经济肯定会被中国赶上。

双11是中国数字经济一个很明显的表现。

真正数字化转型的,只有0.1%

2018年双11当天,天猫卖了2135亿。可以说,数字经济在中国已经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

但是数字经济对我们的供应链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原本在传统工业里,工业的预测响应能力就很难做,数字化经济来了,压力就更大了。

传统供应链有三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传统供应链有推式供应链和拉式供应链。

什么叫推式供应链?就是根据对市场的预测,我把东西先做好,然后推向市场,卖多少就不知道了;比如瓶装水就是推式供应链。我只是预测客户的需求。

而拉式供应链则是根据客户的订单拉动供应链,客户响应度很高但供应链的压力山大。

推拉式供应链则是利用了推式的高效和拉式的快速响应,在企业中被广泛的应用。

但因传统供应链是串联的,有供应商,有核心企业,供应链也非常长,从供应商到用户会有很多的节点,很容易造成与客户之间的误解。

实际上,因为节点多,也很容易浪费时间,浪费效率。所以我们引进了数字化供应链。

数字化供应链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构建的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驱动的,动态、协同、智能、可视、可预测、可持续发展的网状供应链体系。

应用数字化供应链,整个供应链就变成了并联,同时也变成了网状。每个部门跟客户之间都能直接联系。

客户的需求变化可以通过网状直接回到各个部门,各个企业,让大家同时知道,在快速响应的同时,效率非常高,也可以降低风险。

首先,数字化供应链很重要的一点是以需求为驱动,而不是以自己的理解预测来驱动。

同时数字化供应链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是说你有一千种场景,就必须要有一千种供应链对应它。

其次,必须要协同。

传统供应链讲了两种协同,一种是企业内部的销售部门跟供应链部门一起联合预测,我们叫S&OP。

有了数字化字供应链以后,这种协同可能就不需要S&OP了。因为你有了足够多的数据,也可以快速反应,完全可以取代S&OP。

有一家企业,刚刚开始使用数字供应链之后,发现效率提高了4.1%,营收提高了2.9%,销售增长了4%,成本降低了10%,库存降低了20~30%。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