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N:为什么全球老牌大银行,今天纷纷想牵支付宝的手?
“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N年前马云的一番话,如今在世界范围内也开始变为现实。来自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力量,正在用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技术,倒逼世界老牌金融行业自我更新。
今年3月14日,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拥有300年历史的英国老牌银行巴克莱宣布与支付宝达成协议:巴克莱旗下处理英国近半卡类交易的分公司Barclaycard,将帮助其覆盖的超11万英国商家逐步接入支付宝。
不止巴克莱,最近三年间,包括英国渣打银行、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美国摩根大通、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日本瑞穗银行等欧美澳日传统金融机构,都相继和中国移动支付名片支付宝结成了合作伙伴。
全球各大老牌银行和知名金融机构,为什么纷纷向中国的移动支付名片伸出橄榄枝?作为服务超过10亿人、全球最大的非社交类APP,支付宝到底能给全球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带来什么机会?
全球银行业面临数字化“急速冲浪”挑战
近年来,除了监管成本上升、新兴市场经济放缓,以及信用风险累积的顾虑以外,数字化挑战无疑成了全球投资者对银行业务模式最根本的担心。
麦肯锡近期发布的《全球数字化银行的战略实践与启示》报告中指出:数字化变革的速度比预期的更快,如果银行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到2025年,数字技术革命将给全球银行业ROE(净资产收益率),带来超过400个基点的冲击。
另外,全球银行业的五大零售业务(消费金融、按揭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零售支付和财富管理)中,有10%-40%的收入也将面临威胁,并且20%到60%的利润将会消失,具体数据因不同业务而不同。在此背景下,全球领先银行已投入税前利润的17-20%用于数字化银行的改造和金融科技银行的布局。
2012年,摩根大通向“构建数字银行”转型,每年投入近100 亿美元,打造领先的数字化体验、布局生态圈、创新数字产品、打造技术型组织和能力。花旗银行也在同年提出了“移动优先(mobile first)”战略,到2017年更明确提出“打造数字银行”口号。由于及时向数字化转型,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国际投行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增长,用户数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然而,传统银行的数字化改造很多都流于表面,每年的投入固然巨大,但一面缺少技术经验和运营经验,另一方面缺少多维度的消费场景,在数据方面较为落后,很难触达用户的消费需求。能否让数字化成为核心业务之一,有效的取得长久效益,并在规模化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这就给传统银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正如美国传奇银行家、“Bank X.0”系列作者布莱特·金(Brett King)布莱特·金所言的那样,“对银行而言,单纯的数字化不够,数字化必须成为银行的业务核心,才能助力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那些表面数字化的银行,将首先被淘汰。”
走出数字“无人区”中国移动支付最有话语权
作为数字化浪潮中的“最早吃螃蟹的人”,来自中国的支付宝,已经比国际老牌银行们领先15年,从数字“无人区”走出了中国式数字技术之路。
从诞生起,支付宝就在安全、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智能投顾、生物识别等前沿科技方面投入巨大。其自主研发的担保交易、快捷支付、反向扫码、先享后付、刷脸支付等核心技术,一直以来引领着世界移动支付的发展。在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发布的《2018年全球区块链专利企业排行榜》上,蚂蚁金服的专利申请排名第一。
去年5月,英国《金融时报》的不完全统计,蚂蚁金服管理资产规模达2.2万亿元,其中余额宝管理规模达1.5万亿元。到今年1月,阿里巴巴披露的2019财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服务的全球年度活跃用户超过10个亿,支付宝由此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非社交类APP。
据国际知名数据分析公司Statista本周最新发布“2019中国科技巨头”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所有数字支付服务中,支付宝排名第一。这是Statista对2003名年龄18至69岁的中国受访者在线调查的结果。在所有受访者中,有87%表示自己使用支付宝,领先于微信支付的76%;而QQ钱包、度小满支付和Apple Pay排名三到五位,但距离前两名差距明显。
相比欧美老牌银行的传统金融思维,支付宝的数字中国经验,显然具有其先进性和吸引力。
2016年底,支付宝与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等签下合作。2017年5月,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也牵手支付宝;同年10月,支付宝又与美国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摩根大通达成交易,摩根大通商业服务公司的产品和战略主管帕布罗•西蒙内(Pablo Simone)表示:“与支付宝的合作将创造机会,让来美国的中国游客能够以他们熟悉的方式进行交易。”
上一篇:区块链凭什么这么火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