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商业 >

锦州银行去年预亏逾40亿 不良率低于行业水平

2019-08-23 18:14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继年报难产、审计机构“出走”、股票停牌等一系列风波后,锦州银行补交的2018年业绩预报再添一笔失意。有消息称

  锦州银行风波未了去年预亏逾40亿

  继年报难产、审计机构“出走”、股票停牌等一系列风波后,锦州银行补交的2018年业绩预报再添一笔失意。锦州银行预计2018年净亏损约40亿-50亿元(人民币,下同),而在2017年锦州银行盈利约90亿元。锦州银行称,主要原因包括不良资产未结清余额增加等。有消息称,锦州银行投资类资产有相当一部分投向非标,去向无法穿透,由此埋下隐患,而锦州银行有藏匿风险之嫌。

  新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向锦州银行予以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复。此前锦州银行相关人士曾告诉新京报记者,当前是锦州银行较为关键的时期,会减少发声,希望能平稳过渡。今年7月,锦州银行迎来3家战略性投资者,高管团队也“大换血”,业内人士认为,锦州银行危机或暂时化解。

  “优等生”锦州银行2018年预亏逾40亿

 

  根据锦州银行的最新公告,根据董事会当前可得资料,锦州银行预期2018年将录得净亏损约40亿-50亿元,对比来看,2017年度录得净利润约人民币90亿元;锦州银行同时预期2019年上半年将录得净亏损约5亿-10亿元,而上年同期录得的净利润约人民币43.4亿元。锦州银行还在公告中透露,正在落实2018年度业绩及2019年中期业绩。

  这是锦州银行至少近六年来净利润首次掉头向下。据该行财报,2013-2017年,该行净利润分别为13.55亿元、21.23亿元、49.08亿元、81.99亿元、90.9亿元,五年间翻了逾5倍。也正因此,锦州银行长期头顶“优等生”的光环。

  对于亏损的原因,锦州银行在公告中称,主要由于其为应对资产质量下行和不良资产未结清余额的增加及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增加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所致。

  事实上,锦州银行资产质量的问题此前就有所显露。今年4月,在财报本应发布的时间点,锦州银行与原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发生分歧,双方沟通两个月的结果,以安永辞任告终。安永在辞任函中称,在进行锦州银行2018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审计期间,有迹象显示银行向其机构客户发放的某些贷款实际用途与其信贷文件中所述的用途不一致。安永要求提供额外证明文件等,但最终与锦州银行未能达成一致。

  不良率低于行业水平,投资类资产占比曾达62%

  值得注意的是,锦州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在不良率上表现并不明显。2013年-2017年,锦州银行不良率分别为0.87%、0.99%、1.03%、1.14%、1.04%,2018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1.26%。虽呈现上升趋势,但较同期银行不良率相比还算低位,以2018年为例,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6%,比锦州银行高出0.6个百分点。

  但有消息指出锦州银行有藏匿风险之嫌。据媒体报道,锦州银行总行设立一个投资部门,在全国寻找优质信贷资产,再通过银证合作等方式加一层通道,将资金投向非标资产。资金去向无法穿透,是该项操作存在的最大隐患。

  财报亦显示,锦州银行投资类金融资产占比较高。2017年年报显示,锦州银行当年末7176亿总资产中,有4456亿资产投向为“包括证券投资及其他金融资产、物业及设备和其他资产等”,占比达62%;而发放贷款和垫款规模仅为约28%。

  对应的利息收入方面,2017年,锦州银行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产生利息收入为271亿元,占利息总收入比重为68%;而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为111亿元,占利息总收入比重约为28%。

  这一资产构成比与多数银行相反。“一般银行资产结构中,信贷类资产占比会较高,投资类可能平均仅占三成左右。”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博士生导师刘澄对记者表示。他进一步介绍,投资类资产一般是投向债券、国债等风险较低的资产,不太涉及股权投资,也不排除银行透过理财计划等进行股权投资,但多了就可能产生风险。

  对于质疑,新京报记者8月21日向锦州银行方面予以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引入工行等“援兵”,高管“换血”

  前述提及的安永辞任是今年上半年锦州银行一系列风波的开端。

  今年4月1日和5月14日,锦州银行两次发布公告,称由于需要额外时间提供核数师所需资料,需要进一步就相关问题与安永达成一致,集团2018年度的年度业绩将会迟延刊发。公司H股股票也自今年4月1日起停牌至今,股价停留在7港元/股。

  第二份延发年报公告发布仅半个月后,锦州银行于5月31日宣布,更换核数师,现任核数师安永辞任。在安永辞任后,锦州银行已经重新聘请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为新任审计师。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