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银行”让他们不再愁资金
福建省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把金融服务送到山间沿海的家家户户——
“背包银行”让他们不再愁资金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湾口村黄田镇淡水草鱼养殖基地水面上,渔船来回穿梭,水面上网箱钩织出一个个几何图形。
鲍赣生摄(人民视觉)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一位船民在自家屋前编织渔网。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普惠金融,顾名思义就是要将优惠的金融服务提供给更多的人,特别是急需资金支持的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人们。这是当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面。
普惠金融怎么落地?在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建省,为了将金融服务送到山间、沿海的家家户户,当地探索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背包银行”模式,又称“狗不理银行”。
狗不理包子吃过,“狗不理”银行是什么?
“说的是银行的客户经理背上书包就进村了,挨家挨户推广金融服务。去的次数多了,连村口的狗都不叫了。”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单强说。
目前,福建省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机构和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基本形成,“福田贷”“快农贷”“农e贷”等信贷产品在省内广泛推广。“背包银行”,送贷下乡,为老百姓送去了资金“及时雨”。
惠农
“资金流转开了,收成更有保障了”
民富中心,是福建省普惠金融工作的一个亮点,旨在帮助培育、孵化、规范农民合作社,通过民富中心引导金融机构面向农民合作社社员提供批发性贷款及配套金融服务。
在古田县民富中心,记者了解到,自成立以来先后规范了30多家合作社,其中8家已经对接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合作。通过与民富中心的合作,这8家合作社生产、加工、贩运农产品产值高达5亿元,比加入民富中心前增加了2亿元。
这一模式是怎么操作的?该负责人介绍,农民先将无法确权的资产如民房、菇棚等抵押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通过民富中心、银行、联合社、合作社签订四方协议,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在古田县农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里,记者见到了前来办理金融业务的陈炳登。
陈炳登是福建省古田县古巷乡渭洋村的村民,从事银耳种植已经有20多年了。加入合作社以前,碰到资金流转不开的情况,就只能少种点。2015年加入合作社以来,陈炳登说:“不仅资金流转开了,干什么都方便了”。
陈炳登家里有20个菇棚,其中10个菇棚作为合作社社员资产反担保,帮助他贷到了20万元的款项。“我现在不需要贷太多的钱,所以只抵押了10个菇棚。如果资金周转不开,需要更多的钱,把剩下10个菇棚再拿来抵押就可以了,很方便的。”
现在的陈炳登已经是当地银耳种植大户,种得多、种得好,“听起来简单,但这也是一种技术活儿,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
福建省古田县被称为“中国银耳之乡”,当地村民种植银耳的传统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银耳的辅料装袋、高温晾晒等工作都是农户手工操作。“以前自己装袋,经常扎不紧,在运输的过程中就散掉了。现在加入了合作社,这些都交给他们了,全都是机器装袋,装得又快又好,我只要拉回家培育就行了!”陈炳登说。
他说:“以前一年多的时候也不过7万元的收成,一般就是3万元左右。加入合作社以后,现在每年差不多能有20到30万元的收成。”
目前,民富中心已带动当地12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农业产业发展。
脱贫
金融支持,让连家船民上了岸、住下来、富起来
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是闽东连家渔民上岸第一村。早年间,这里的部分村民终年漂泊在海上,连家带眷挤在一两平方米的船上一起生活。不仅“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社会地位还低。
今年53岁的江成财回忆起自己头30多年的船民生活,他说:“不想回忆,太苦了。船民们都想上岸,但是上来没有土地、没有房子,我们住哪儿?”
1997年,连家船民上岸问题被列为福建省脱贫的重要任务。当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江成财,幸运地成为第一批上岸的船民。
江成财说:“我们从小就在海上漂泊,现在30岁以上的船民基本上都是文盲。”上岸后,他想在建筑行业一展拳脚。但是刚上岸的船民们连解决基本生活费都很难,哪里有钱创业?江成财想到了向银行寻求帮助。
中国观察